第8节:掌握吐字归音原理,让声音更加饱满动听

2021-01-1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詹泽

 

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中,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文字内容,咬字的清晰度非常地重要每个字从我们嘴里吐出来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每个字颗粒饱满,字字入耳入心,清晰圆润

 

那么想提高咬字的水平,锻炼咬字的基本功,必须从吐字归音练起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提高和掌握吐字归音,字正腔圆的能力。

 

还是有不少朋友,他们的基本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能统一。

 

有的是专业的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还有一些是在校的学有声语言专业的大学生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是来自社会各条战线上的普通的朗读爱好者有的人生活在边远山区还有的是生活在方言区,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小没有接受过正统正规的系统、系列的普通话的训练。基本功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声母问题,有的是韵母问题,有的是口腔控制问题。

 

什么是吐字归音呢这是一种练习语音基本功,非常专业的说法。

 

朋友们,吐字归音呢,是我国传统说唱理论中提到的咬字方法是过去从事曲艺的艺人们,他们在练基本功的时候经常要练吐字归音,比如说大鼓书、相声、京韵大鼓快板书等等曲艺行当都是要练基本功的。

 

那么首先要练的是吐字归音。我们从汉语音节的特点出发,把汉字的一个音节发音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字,第二阶段是字腹,腹是腹部的腹,也就是字的肚子第三阶段就是字尾,字的尾部,尾巴。

 

吐字归音是我们口腔控制的重要一环,每个字就像我们盖楼房砌墙的一块砖,这个砖的质量一定要过关。所以想朗诵出特别优美,特别完整的一篇作品,一定要打好基本功,这个咬字千万不能疏忽。每一个字都要清清楚楚,非常饱满圆润、到位的把它给咬好了。

这三步分别是出字、立字,归音。

 

出是出发的出,出字也是我们咬住字的这个字头,也就是咬字的阶段。要求我们咬字是干净利落,函发有力就是我们唇,我们的舌头,一定要有力,不能松松垮垮的。咬字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并且与韵头,就是韵母的头,迅速地结合,声母和韵母迅速结合。

 

比如说电话、电灯的电,那么它的声母是d这个音,d i an电。ian是韵母,是一个三合复韵母。我们英文里的ian,这三个字母,iand是字头i,这个小i,也是英文里的i,是韵母的最打头的部分,也叫韵头an是两个字母组成的,是由an这两个字母组成的,a就是字腹,字的腹部n是一个鼻音,是字的尾部d是字头,i是韵头,韵母的头部,a是韵腹,不是怀孩子的孕妇是韵母的腹部后面这个n,一个鼻音,是韵尾,字尾。

 

所以整个字头的发音应该具有一定的盘射力,要有力度。就是我们的唇舌一定要有力度,不能拖泥带水,松松垮垮。字头用力的这个部位还要非常地准确、集中。汉语的语言中是否字字清晰,还和我们声音的亮度有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个亮度,经常是靠韵母发出来的。第一步,我们咬字的第一步是出字,第二步叫立字,站立的立。这个韵母的腹部,韵腹,应该是拉开、立起,这样一种要求,要立的住,也称为力度。

 

咱们汉字的音节中,口腔的开合度最大,就是不能说话的时候,嘴都不张,不长嘴,那字就兀里兀突的,特别不清楚。我们咬字的时候,口腔的开合度,口腔里面的空间尽量大一些。所以口腔开合度最大,泛音共鸣最丰满,就是我们口腔里产生这个小音响的一个共振,非常地丰满。声音比较响亮,这是由于我们的韵母带来的这样一种效果。我们汉语都是有四声的,阴阳上去,那么声调和韵腹,它的声音结合在一起,在我们的有声语言中,就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语言的音乐美,这也是我们的汉语特别适合朗诵、朗读的一个特点。

 

第一步出字,第二步是立字,字要立得起来,口腔要张大,要开合第一步就是我们的唇舌要用上劲,有一个接触点接触面要力量集中,有力。第二就是口腔要开大,让这个韵母能够非常饱满,产生一定的共鸣,一定的亮音。第三步就是归音,归音是指我们的音节发音的最后的这个收尾过程要求字尾弱收,最后不要太使劲使我们面部的肌肉唇舌的肌肉由紧放松口腔随之由开到合,由开到闭,归音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

口腔的大小,一定要按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到位,不能嘴特别懒,不能吃字、丢字、倒字。吃字就是没有字头,比如说不知道,那个知就是字头,如果吃字就是不知道,就把知这个声母就给丢掉了,吃进去了。倒字就是韵腹发音不好,字没有站住像干嘛呢那个嘛,口形要打开是一个a的单元音,不能嘛呢,干嘛呢,那个ama,就没发清楚不能吃字、倒字,这样听起来这个字就特别不饱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不能嘴特别懒,含含胡胡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就不好听了。特别在朗诵的时候,我们这个字一定要发到位,口腔的开度,唇舌的力度,都要到位在到位的规范的要求下,又不能把字咬了,还非常地自如自然。

 

像一般情况下,播音员主持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各位观众,或者是各位听众晚上好。也不能说成各位观众,晚上好,感谢大家收看今天晚上的节目。也不能把字咬成这样,就显的太死板,太僵硬了。

 

每一个汉字在吐字发生的过程中,它是从小把口腔打开,然后再收,小————小,是这样一个过程。口腔先是小的,先从小变大,再到小合上这是一个小大小,是一个枣弧形状,两头尖,中间鼓。这枣弧形,三个阶段,三个部位有不同的要求。

 

大家记住这样几句话字头出字要求标注弹出你看我说这个弹,弹出舌尖必须有力度,我说这个必须,必,双唇要用力,不能必须,必须,必须标注弹出,字头出字要求标注弹出。第二个要求,也就是第二步的要求,字腹立字要求拉开立起。第三步,字尾归音要求弱收到位。

 

这种发音的规范标准,是语音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我们虽然用的是嘴,但是练习的是我们的耳朵是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在学习语音的时候,一定要提高我们的语音的分别能力,也就是练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听力,听准了,嘴上才能说的准,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反复地训练,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由于大家来自于全国各地,每个人生活的地域不同,所以都会有自己的方言音,有自己母语对标准普通话的影响那么把你的不标准不规范的当地的方言音要改掉,达到标准的普通话这样一个要求

 

正音是必须的,正音也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习惯,这是一种记忆的训练。比如说你原来你的方言说吃饭,你说的是平舌说吃饭,那么就要把这个ci不卷舌的,变成标准的卷舌的chi,吃饭当然这是一个特别普通的例子,一定要发特别准有的朋友虽然说的不是吃饭,但也说的不是吃饭,说的是吃饭chi,那么这个音就是中间音,那么这个音既不平舌,也不卷舌,或者卷没卷到位,只是轻轻一卷只要不到位也是不规范不标准的一定要发的非常地准确,这就靠我们的听力,靠我们的耳朵来帮忙了。

 

方言音和普通话的语音的差异不是没有规律的,我们要了解方言和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对应规律,就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死记硬背了,而是我们需要一批一批地去记。像天津,天津话说天津,把天说成天。那你知道这两个发音之间的不同,把很多普通话第一声的,把很多天津话里面的和普通话对应的这个方言音都可以一批一批地过来了。

 

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大量的朗读和日常的绘画,这样的练习想把语音学习好,一个是练习我们的听力,再一个就是必须熟悉我们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以及它的功能。我们的嘴唇,我们的牙齿,我们的舌头,舌头、舌尖 、舌面、舌根。我们舌位的高低,口腔的开合的大小,是送起音,还是不送音,这些功能都要掌握住。

 

好,大家一起来跟我做一个语音训练首先练一下我们的双唇音,b p m f,练一下我们唇部的力量来跟我读一个绕口令,我读的速度稍微慢一些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我们再来练一下舌尖的力量和灵活性。下面这些声母,请跟随我来读一遍d t n l z c s zhi chi shi大家来跟我练一下一个有关舌尖训练的绕口令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说不知道,也不要不知道说知道。

 

我们再来练一下牙齿和舌尖之间互动的音,练一练平翘舌音。我们也是来读一段绕口令,请跟我读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四十,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十四,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我们再来练习一组声母发音中,跟舌根有关的一组声母g k h,同样也是来跟我读一个绕口令: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我们再来结合几首唐诗来练一下语言基本功,这里面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咬字说词表达情感的时候这几方面情、声、气、字。感情、用声、气息和咬字。

 

《回乡偶书》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我读一句,大家跟读一句。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相问,一片冰心在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鹿寨》——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刚才这几首唐诗,我领读了一下,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唐诗,因为时间关系,我在这里不一一领读了,大家在下面可以经常地训练,来加强我们咬字的能力。

 

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讲的是吐字归音,从汉语的音节特点出发,把汉字的每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三部分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阶段,吐字归音是口腔控制重要的一环,在清晰地读出每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三个过程出字、立字、归音,只有把声母、韵母、声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形成抑扬顿挫的语言音乐美

 

感谢各位的收听,咱们下节课再见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