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俱乐部分享:《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2020-02-1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读书俱乐部——《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洪老师新语文的读书俱乐部,我是从慢老师。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导读部分。 

 

《红星照耀中国》

体裁:报告文学

作者:埃德加·斯诺

成书时间:1937年英文版,1938年中文版

主要人物:***、***、贺龙、彭德怀等

文学地位: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作家作品

埃德加·斯诺(1905—1972),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从1928年起,他先后担任欧美多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斯诺突破重重困难,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下大量关于陕北苏区、*****和红军的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色苏维埃地区的西方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后写的不朽经典著作。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版于1937年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由于当时中国仍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下,因此,1938年该部作品的中文译本出版的时候,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

全书共十二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内容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等,全面重现了*****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对*****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主题思想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作者通过与*****的领导人***、***、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表达了对红军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艺术特色

1、真实地记录事实的真相

在斯诺的新闻报道中,他向来对真实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在斯诺看来,真实地记录新闻比起其他因素在新闻报道中更加重要。他在写《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之初,初到陕甘宁边区,***给斯诺安排了一个为期92天的采访日程,斯诺对如此漫长的日程颇为不解:“那里究竟有什么可以看呢? 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踏上了这段旅程后,斯诺竟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四个月之久。他采访了延安等许多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斯诺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核实,以求获得新闻的第一手资料。

2、故事性的写作风格

在斯诺的文章中常常是故事情节十分突出。例如,在写***时,他是这样让***出场的:“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 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正伏案在看电报。”这段文字好像小说的开头,先介绍人物的传奇色彩再开始写人物。

3、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

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细微观察和细致描述,把本来难免写得枯燥呆板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变得让读者感到亲切生动起来,对***的介绍就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今天的读书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