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鹿|没有任何艺术基础,如何养成审美

2019-06-0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李白鹿
“入云屋”生活美学品牌主理人。美食摄影师,美食摄影讲师。室内设计师,室内改造案例网络转发百万次,热门微博、公众号特推案例。《九零后三千元改造出租屋》主人公。花艺师,花艺摄影讲师,《花视觉》主推摄影师,国内首档综艺《小姐姐花店》特邀花艺顾问、花艺摄影指导,《忘不了餐厅》空间设计师。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师。先锋花艺品牌指定合作花艺摄影讲师,花视觉、芍药姑娘、GQ、瑞丽家居、中赫时尚等媒体专题采访人物。
我经常听到的朋友对我的评价,多是这样的:
 
“审美好做什么都有优势。”
“审美真是太好了。”
“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学的吗?审美怎么这么好。”
 
我想说的是,大家都把做好一件事的点锁定在了“审美”。那么“审美”是什么呢?如果狭隘地说,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成功,那“审美”又占据了“成功”多大的关键成分?至少在大众看来,“审美”是很重要的。
 
我做摄影讲师五年了,接触过两千以上的学员,面对面教学的也有数百位。也不少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解读:
 
“我审美不太好,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些。”
“我审美太差了,没有信心。”
“我还好有些审美,但就是自己做不到。”
 
同样,大家把做不好一件事的很大原因,归结为“没有审美”。
 
“审美”难道是很神奇的东西吗?什么人能有,或者什么人绝对没有?
不少妈妈和我说,我希望我家儿子和你一样优秀,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养成审美的。我的学生也说,我想通过找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那么,一个成年人,一个儿童或者一个婴儿,谁更有可能养成审美?或许许多人会说,婴儿和儿童更容易吧,因为他们还小。
 
但我的答案是,人人平等。孩子优于成人的是,成人已经有既定的思维,而孩子因为有太多未知的空间,因此能够更好的吸收。那成人优于孩子的部分,是成熟的思维逻辑,能够更快去理解世界万物的相关性,继而接受不同的可能。
 
因而,在不同的层面上,不能绝对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养成审美。在主动养成审美的意愿上,适当的美学方法论是促进剂。
 
我的出身很普通,父母亲都是小县城的工薪阶层,文化水平不高。我在八岁以前都居住在乡村,8岁到15岁在小县城,15岁到18岁到四五线小城市读书,十八岁在武汉上大学,继而去了北京,最后来到了成都。大学是英语专业,毕业后从事媒体、平面设计、图像后期、美食摄影、室内设计、花艺设计等文化艺术相关工作,但我此前一生都没有接受过任何艺术相关的教育,所有都是自学完成。
 
相较于现在五花八门的胎教、美学课、兴趣班培训,我的成长阶段可以说是只与应试教育为伴。那这么多年,是什么让我接收了那么多文艺相关的信息,我对于美学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是否有一定的方法论能够引导孩子、成年人去养成审美?尤其是这一年里,我在反复探究“审美”背后的世界,它是一个更宽阔的与时间、生命、空间都相关的脉络,比我二十多年看到的世界还要精彩。
 
语言总是不够直观,我想在这一堂课上,用语音和图像,分享这些零基础养成审美的故事,分享我由此看到的不同的世界。
 
 
课程时间:6月13日 19:30-21:30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