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为什么北京会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呢?

2019-05-1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为什么北京会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呢?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诺布妈妈。学国学小常识,做新一代智慧小达人。《国学的十万个为什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传统文化大宝库里寻宝藏。今天寻宝图为我们指示的宝藏是“为什么北京会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呢?”

 小朋友们都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其实啊北京不仅现在是首都,在中国的历史上啊曾经是很多朝代的首都呢,比如说元代、明朝、清朝等都是以北京为首都的。北京啊作为首都有很多独特的建筑,这些建筑是都城特有的,别的城市很少有。比如说故宫、比如说颐和园、比如说圆明园。当然还有北京的四个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那为什么会在都城修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一集我们讲春天大赦、秋后问斩的时候我们说过中国古人特别讲究“天人合一”吗?作为天的儿子人间皇帝的天子为了向人间的百姓显示他的旨意都是上天的意思,所以啊也要经常与天地日月进行沟通。这些沟通要选择一个重大的日子在一个重要的场合来举行。

那哪些日子会是重大的日子呢?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所以选择了前边我们讲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四个重要节气。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二十四个节气里哪一个节气是最早被古人测定的吗?对了,是冬至。冬至的时候啊太阳照射南回归线,这时处在北半球的中国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候,这一天也是阴极而一阳生的时候。这一天之后中国大地开始白天渐渐变长,阳气也开始慢慢生长。这一天,被古代帝王确定为最重要的一个祭祀[ jì sì ]的日子。祭祀谁呢?主要是祭天。皇帝在这一天带领文武百官向上天祈祷qí dǎo,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最初的祭天,是皇帝和大臣在郊外举行的祭天大典。据史书记载周代祭天的正式祭拜都是在每年冬至这一天在国都南郊的圜丘[ yuán qiū ]举行的。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因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把祭天的地方修成圆形的。后来汉朝的时候修建圜丘坛。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圜丘坛。明朝永乐年间,明皇帝在北京修建了天坛,专门供皇帝祭天使用。

这啊就是冬至祭天,北京有了天坛。

那什么时候祭祀地呢?

祭祀土地也是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所以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小朋友们二十四节气里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是哪一个节气呢?对啦,是夏至。这一天啊太阳离我们北半球的大地最近。古人在这一天祭地。周代祭地都是在夏至这一天在国都的北郊水泽方丘之中举行祭典。为什么在水泽方丘中呢?古人认为大地是阴性的,是方型的。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着大地。和天坛一样,地坛的修建也是在明朝时期,明皇帝为了祭地方便,在北京修建了地坛。

这就是夏至祭地,北京有了地坛。

那什么时候祭日呢?

祭祀太阳也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祭典,祭日源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对日神的崇拜。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古代先民期待好的丰收,所以天子就会带领大臣祭祀日神,祈祷日神的保佑[ bǎo yòu ]。祭祀日神在哪一天呢?小朋友们我们讲二十四节气的时候说到过一年当中有两天白天和晚上一样长,天气也不冷不热,还记得是哪两天吗?一天是春分,一天是秋分。在春分这一天啊,太阳正好照在赤道上,我们所在的北半球各种植物开始在太阳的照射下萌发生长。所以古代选择在春分这一天祭祀日神。和天坛、地坛一样,北京的日坛也是在明朝的时候修建的,供明清时候的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日神使用。

这就是春分祭日,北京有了日坛。

那什么时候祭月呢?这个小朋友们是不是已经猜出来了。

你们还记得嫦娥姐姐是哪一天奔向月亮的吗?对啊,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那距离中秋节最近的一个节气是那个节气呢?是秋分,对了。在古代一本叫做《礼记》的书里说啊:“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意思就是说在古代祭月啊,都是晚上。也就是在秋分的晚上,古代帝王带领大臣祭祀月神。后来因为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间啊也就慢慢有了中秋节拜月祭月的风俗了。北京的月坛啊,也是在明朝的时候修建的,专供明清两代的皇帝在秋分那天晚上祭祀月神和天上各星宿[ xīng xiù ]神祗[ shén zhī ]的。

   这就是秋分祭月,北京有了月坛。

   好了小朋友们通过上边的介绍啊我们知道了其实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周代啊,就有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了。明朝首都定在北京,为了方便天子祭祀天地日月,就在北京修建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而且天坛在北、地坛在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好了,今天的国学探秘就到这里,下次我们继续到《国学的十万个为什么》里寻宝藏,小朋友下次再见。

 


直播间

蒲公英学院

话题 901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